top of page

關於夢想:為什麼我越想要,卻越得不到.....

  • Helen.c
  • 4月15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夢想

許多人在提到「夢想」時,第一個浮現的想法往往是「很難」。

 

什麼是夢想?夢想是我們內心深處渴望實現的生命品質和目標。它是一種強大的動力,驅使我們專注並不懈努力去實現理想。

 

許多人一心想要實現夢想,期待夢想的達成能帶來內心的圓滿與滿足。

 

然而,由於現實生活中的壓力與缺乏生命知識,常常使得驅動夢想的能量變成「匱乏」,在我們與夢想之間設置了障礙,讓夢想變得遙不可及。

 

這些感覺的背後,隱藏著一種低頻的能量頻率——一種基於恐懼、匱乏或自我懷疑的內在狀態。

 

當我們抱持這樣的信念與情緒時,這些能量會從內在向外投射,成為我們現實中形形色色的「挑戰」。這些挑戰看似客觀存在,實際上是我們自身能量狀態的具現化。


你也曾想過成為有錢人嗎?


A的夢想是「財務自由」「有錢人」。長大後雖然努力工作,奇怪的是,每當資產增加,卻沒有跟著感到滿足。一開始他想「有100萬就夠了」,當超過這個數字時,他又想「需要300萬才安心」。即使在朋友眼中他已經相當成功,他仍然感到焦慮和不足。

 

「如果明天你突然擁有你夢想中的全部財富,你真正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?」

 

A竟然答不上來,他自問:「我追求財富的動力究竟是什麼?」

 

A逐漸意識到,自己對財富的追求,源於童年經濟拮据的恐懼,源於對父母因缺錢而爭吵的記憶,源於同學曾因他買不起手機或遊戲,而疏遠他的羞辱感。

 

他追求的不是金錢,而是透過金錢獲得的安全感和價值認同而已。

 

這個認知,讓他震驚!


他嘗試改變自己看待金錢的方式:不再將財富視為逃離恐懼的工具,而是表達生命熱情和創造力的媒介。當他從「匱乏」的能量轉向「豐盛」的心態時,更多財富機會反而自然地向他流動。

 

五年後, A實現了他的「財務自由」夢想,但這個夢想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。財富不再是他安全感的來源,而成為他表達生命價值的工具。當他不再從匱乏出發追求金錢時,金錢反而更自然地來到他的生活中。


夢想不是用來填補匱乏,而是為了體驗生命的豐盛與圓滿


你可以看到A的例子,當夢想成為填補內心空虛的手段時,我們的能量頻率就建立在「缺少」的基礎上。這樣的頻率吸引來的,往往是更多的挑戰與困難。

 

我再以「追求愛情」為例。

 

我們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望,通常反映的是內在的不同需求。女性可能渴望被愛、呵護與保護,而男性則可能希望被理解、支持與肯定。這些需求本質上與真正的愛無關,更多是基於功能性「需要」(=匱乏),而非分享各自的圓滿。

 

對於愛情的追求,可以來自兩種截然不同的能量動機:


❓   匱乏導向:「我渴望有人來陪我,因為伴侶能填補我內心的空虛。」

這樣的情緒頻率建立在缺乏愛、陪伴或自我價值感的基礎上。這種能量吸引的關係模式往往是不平衡的,例如依賴、控制或需要不斷補償的互動。其出發點是試圖補足「沒有」的部分,因此結果往往更強化了匱乏的狀態。


 🔆 圓滿導向:「我希望與另一個人分享我的圓滿,並共同創造新的體驗。」

這樣的情緒頻率來自於對自己生命的滿足與豐盛。這種能量吸引的,是健康、成長性強、互相滋養的關係。因為其出發點是「已有」的分享,而非「缺乏」的補償。


這兩種能量頻率看似微妙,但決定了我們吸引何種人事物到生命中來,也影響了夢想實現的路徑。

 

那麼,如何觀察我的渴望是「匱乏的」還是「圓滿的」?

 

分辨匱乏與圓滿的關鍵,在於深入觀察「你對感情的渴望和信念,源自內心的哪個部分」。

 

🌹我的夢想是否基於「缺少」感?

如果內心有聲音說:「我需要這個,因為沒有它,我會不完整。」那麼你的夢想可能是基於匱乏。這樣的狀態通常伴隨壓力,因為夢想似乎成了一種救贖,而夢想未達成則會加深匱乏感。

 

🌹我是否已感到滿足,但仍想追求更多可能?

如果內心有聲音說:「我感恩當下的一切,並期待通過這個夢想創造更多美好的體驗。」那麼你的夢想是基於感恩與信任,是圓滿的延伸,而非匱乏的補償。

 

🌹我的夢想是否帶來正向情緒?

如果想到夢想時,你感到壓力或恐懼,可能是匱乏在作祟。而如果你感到興奮、感恩或期待,這代表你的夢想與高頻能量對齊。

 

如果我的信念是匱乏的,該如何轉化?

 

想要轉化匱乏的能量 —-

🌹從「需要」切換到「選擇」

🌹從「匱乏」轉向「感恩」

🌹從「沒有」聚焦於「已有」

 

第一步:你可以先感恩當下,轉化內在的匱乏感

 

感恩是提升能量頻率的最佳方式。每天花些時間練習感恩,列出你已經擁有的美好事物。感恩能幫助你從聚焦匱乏,切換到看到生命的豐盛。例如,對愛情的追求可以先從感恩現有的關係開始——友情、親情,甚至對自己的愛。

 

每當匱乏感或自我批評的聲音出現時,使用黃金光球呼吸及內在對話等工具,將這些信念和浮出的情緒能量臣服給源頭。

 

第二步:重新定義夢想的目的

 

問問自己:「實現這個夢想會帶給我什麼?」如果答案是「填補內心的空虛、不足」,那麼這是一次重新調整的機會。試著將夢想的目的注入「清晰」的能量:「透過夢想,我將創造更多的美好,並與他人分享我的喜悅與成長。」

 

第三步:選擇信任


匱乏的信念基於對自己是誰缺乏理解。告訴自己:「我相信,當我專注於圓滿與豐盛時,宇宙會引導我走向最適合的道路。」信任讓你打開心態,吸引更多可能。

 

第四步:專注當下的行動

 

匱乏的思維容易讓人陷入對未來的擔憂,而圓滿的能量專注於當下的創造。問問自己:「今天我能做什麼,讓自己更接近夢想?」行動本身是能量的一部分,專注於一步步實現,而非擔心終點。

 

外在挑戰永遠不是問題,問題是你的能量狀態到了沒?

 

美好的愛情、令人嚮往的工作、財富自由——這些夢想並不是拿來填補內在的空缺,而是為了體驗生命的更多可能性。

 

當「匱乏導向的夢想追求」轉變成「圓滿導向的夢想追求」時,夢想就不再是一種壓力或執念,而是生命自然吸引的結果

 

也就是說,橫在你與夢想之間的距離,並不是外在的挑戰,而在於你的信念與能量狀態。

 

當你選擇感恩當下、信任自己的創造力,充分應用生命知識面對生命,夢想的實現將成為你生命圓滿的延伸,而非追逐的終點。



 
 
 

Comments

Rated 0 out of 5 stars.
No ratings yet

Add a rating

訂閱電子報

這裡集結了我最想推薦給你的靈性文章,以及我對時事的聯想,如果你想第一時間收到我的更新,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。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