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邊界感:愛可能不需要邊界感,但能量平衡需要!

  • Helen.c
  • 15小时前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邊界感

沒有邊界的愛,只會越愛越榨。怎麼守住不多扛也不多給?

—————

很多人從小聽到的是:「愛就要無私,越親近越沒有界線。」家人之間沒有界線叫孝順,伴侶之間沒有界線叫深愛,朋友之間沒有界線叫義氣。但如果你願意從能量平衡的角度看,就會發現:沒有邊界感,就沒有真正的平衡可言。


在能量投資裡,每一段關係都是一種心力投資。再大的池子,也需要回流補充;如果沒有,你給得再多,也會慢慢被榨乾。


很多人以為「留一點給自己」是自私,但其實邊界不是一堵牆,更像是一條河岸。有了河岸,水才不會四處滲漏;有了邊界感,每一份心力才知道該流出去多少,又要怎麼回到自己。


✦ 為什麼我們守不住自己的邊界?邊界感的三個陷阱:

有時候,是因為我們把愛和責任混在一起,總覺得多給一點、拼命撐一點,關係就穩一點。

有時候,是因為害怕被說冷漠,寧可拼命扛,也不敢說出「這不是我的」。

還有時候,是因為我們偷偷在享受「被需要」帶來的安全感,在不斷付出裡找存在感。

但你慢慢會看見:當你不設邊界拼命扛,對方反而失去了自己承接的機會,最後你累得透支,對方也沒有機會長大。


✦ 邊界感,是關係裡最剛好的呼吸孔

真正成熟的互動,不是拼命的努力,也不是計較著輸贏,而是給的時候,知道自己能給多少,也看見對方其實有他要承擔的部分。

你可以問問自己:

— 今天我還剩多少餘力?

— 還能再給一點嗎?還是該先緩一緩,留給自己慢慢補回?

— 這件事真的需要我扛嗎?還是對方也能自己練習承擔?

有邊界感的互動,看起來不張揚,卻很穩。比如當對方遇到困難急著找你幫忙時,你能說:「我可以先幫到這裡,剩下的需要你自己來完成,我在旁邊看著你,不怕。」又或者,當情緒快要把你們都捲走時,你能溫和地說:「我陪你在這裡,但這件事還是要你自己慢慢走過去,好嗎?」


有時候,邊界感更像一種默契:你給得起,也留得住,對方也知道什麼該自己承接,不需要互相榨乾,也不需要彼此失望。


✦邊界感怎麼開始練習?

1️⃣ 每天覺察,自己還剩多少力氣

今天我還有多少餘力?還能再給一點嗎?還是該先緩一緩,先把力量補回自己?

2️⃣ 分得清,什麼是對方的功課

有些事來到你面前,先問自己:這真的需要我扛,還是對方也有能力自己去承接?

3️⃣ 允許自己適度說不

適度拒絕不是冷漠,而是對自己負責。你先留一口給自己,才有餘力在下一次真正支持對方。


✦ 帶走一句關於邊界感的好話


「當你先照顧好自己還能給多少,不多撐、不硬扛,對方才有空間把自己的責任站好位置。這樣的關係,才有餘裕,不必誰多扛誰,也不必誰多榨誰。這樣的愛,才留得住、流得長。

—————-

✨ 「能量投資,不是一門課,而是一扇門,等著你打開,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。」

Comments

Rated 0 out of 5 stars.
No ratings yet

Add a rating

訂閱電子報

這裡集結了我最想推薦給你的靈性文章,以及我對時事的聯想,如果你想第一時間收到我的更新,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。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bottom of page